体育文化中的甘肃非遗——万人拔河

2024-05-19 1:09:26 NBA赛事 admin

体育文化中的甘肃非遗——万人拔河

​​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类重要表现形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活态传承、有效保护甘肃优秀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各地传统体育的节令活动,丰富体育赛事活动的文化内涵,特推出“体育文化中的甘肃非遗”系列栏目,敬请关注。

历史源流

万人拔河,是临潭县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举办的民俗体育活动,当地称为扯绳。《明太祖实录 》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今临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计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临潭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戍。”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源渊。

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据《洮州厅志》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绳挽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为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那时扯的绳,是各户捐来的麻绳,尚且“鼓噪声可撼岳”,可见当时扯绳场面之壮观。

形式规则

传统的万人拔河活动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举行,每晚举行三局,共有九局。比赛时没有裁判,没有明确的分队,只是以县城西街为界限,以北的群众属于一支队伍,以南的群众属于一支队伍,当地人分为上片和下片。比赛时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宗教信仰,只要能够上场就能参与到比赛中,如今的比赛场面壮观,参与人数可达十万余人。临潭万人拔河所用的绳子为两根,每根绳子的绳头上有一个大环,当地群众把绳头称为“龙头”,每次比赛的上午都要把绳子从仓库里拿出来,当地人把这个环节称为“请龙头”,并且要举行专门的仪式,祈求比赛平安顺利。

比赛快要开始时,人们会把一根绳子的绳头穿入另一根绳子的绳头,然后用一根木楔子穿入到绳头中把绳头相互连接起来。负责专门连接两处绳头的人称为“连手”,一般都由年轻人担任。双方各有四个连手,负责连接绳头的人叫做“头连”,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拔河比赛之中,人们在绳子的适当位置进行分岔,每条主绳共分了三次岔,每一处都有专门的人负责,他们统称为“连手”,这样就有利于更多的人参与到比赛中。“龙头”的直径为16.5cm,“龙尾”的直径为6厘米,绳子的总长度为1808m,重约8吨。

当双方的“头连”将木楔子插入龙头中把两个龙头相互串在一起时,随着一声炮响,上片和下片的群众开始进行角逐,人们忘记了自己的年龄、民族、职业、烦恼全身心的投入到拔河比赛当中,顿时呐喊声,观众的喝彩声,加油的哨子声,鞭炮声混成一片,场面尤为壮观。每晚采取三局两胜制,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后,连手会把木楔子去掉,取胜的一方会把失败一方的绳子扔到附近的河岸边,然后把自己的绳头扎上红绸布高高举起以示胜利,相信自己会在一年里有好运气。失败的一方次日把绳子捡回来,并召集更多的人加入到自己的阵营中。

传承发展

临潭万人拔河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形式,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使得参与者无需高超的运动技能就能加入到比赛当中。很容易激发群众的体育热情,并且群众在比赛中能够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在全民参与体育活动,增强国民体质的浪潮中,随着临潭万人拔河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与宣传,万人拔河给人们带来的体育意识与文化是弥足珍贵的,为群众体育的发展贡献着自身的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近年来,随着临潭大力宣传推广并大规模举办万人拔河活动,这项古老的民俗体育活动已逐渐的成为了临潭的“文化名片”。2001年,“万人扯绳”被载入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拔河绳总长1808米,绳粗直径16.5厘米,缆绳重达8吨,参与拔河的群众达4.5万人,观众超过5万人。2006年9月,万人扯绳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临潭县被中国拔河协会授予“全国拔河之乡”称号。从2009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拔河协会、甘肃省体育局、甘肃省旅游局、甘南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拔河公开赛暨甘肃·临潭拔河节在临潭县冶力关举行,每年都有来自蒙古、荷兰、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优秀拔河队伍前来参赛,着力将万人拔河这一民俗体育打造成体育商品。

临潭万人拔河不仅仅是一项民俗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扯绳活动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明朝时屯田戍边的将士们多来自江淮地区,战时他们利用拔河训练的方式团结军心,提高作战素养。和平时代他们把古老的拔河文化带到民间与老百姓一起同乐。对于身处异乡的将士们来说,日常拔河运动无不寄托着浓烈的思乡之情,寄寓着深沉的心理归属即寻根意识:不能忘祖。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当初的心理归属特性已逐渐演变为临潭人的心理共性,体现了在这片土地上不分你我、不分民族、一家亲的自然朴素,尚人伦、尊道贵德的民族品质与精神,表明了江淮文化与独特的高原原生态文化的一种融合,展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根基,焕发出了民俗体育强大的生命力。

 ​​​​

发表评论: